深圳口岸采取有力措施为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进口提供优质服务
昨日,记者从深圳海关获悉,在金融危机全球蔓延形势下,深圳海关采取多项便利化措施,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推动了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进口大幅增长。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受惠进口值已占深圳口岸受惠进口总值的近八成,位列各协定首位。
据了解,深圳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1至5月,深圳口岸共受惠进口《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香港CEPA)、《亚太贸易协定》、《台湾农产品零关税优惠措施》、《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中国-智利自由贸易协定》、《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协定》等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共计10703票,受惠货值为31639.95万美元,关税优惠27030.28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47.59%、22.88%、62.12%,分别占全国的18.85%、4.62%、11.61%。其中,仅5月份优惠贸易协定项下货物就有3999票,受惠货值为9870.69万美元,关税优惠9459.58万元人民币,同比分别增长70.61%、42.88%、86.53%,分别占全国的27.71%、6.15%、16.07%和4.75%。
目前,《中国-东盟自贸协定》项下受惠进口值已占深圳口岸受惠进口总值的近八成,位列各协定首位,香港CEPA和《中国-新加坡自贸协定》项下受惠进口值分列二、三位。东盟受惠进口货物主要有鲜水果、润滑油基础油、植物油脂等;香港CEPA货物以其他中成药、光纤光缆和铝合金板材为主;新加坡受惠进口货物以婴幼儿奶粉、塑料原材料为主。《亚太贸易协定》等协定项下受惠进口货物品种单一,进口量小,进口货物以铝合金板材为主;台湾地区农产品零关税优惠措施和《中智自贸协定》项下进口货物全部为各种鲜水果。此外,巴基斯坦的纺织面料和增稠剂,以及新西兰的热轧、酸洗钢铁卷材也有少量自深圳口岸进口。
据悉,为帮助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确保各项优惠贸易协定的顺利实施,深圳海关积极采取措施,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各优惠贸易货物的进口提供便捷通关环境。如,为优惠贸易协定货物进口报关开辟“绿色通道”;在口岸报关现场设立“专用报关”窗口;实行集中接单、“提前报关”和“预约报关”;在推行通道自动核放系统、统一载货清单和绿色关锁等通关便利化措施基础上,积极参与各项区域通关改革,推动实施跨关区“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方式、深港两地“跨境快速通关”模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各项信息宣传工作,进行新协定实施前的政策宣讲及引导、实施中的通关问题解答、实施后效果评估等,使企业能够详尽了解和充分利用国家优惠政策,享受区域经济合作的成果。
信息来源:http://shenzhen.customs.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