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湖海关既是全国文明单位,又是一个百年老关、大关,日均监管进出境旅客24万人次,占全国口岸进出境旅客总量的1/3。
在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看来,要让罗湖海关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就得借鉴国际海关的先进管理理念。
在深圳海关的推动下,通过罗湖海关关长吴文奎与港方多次协调沟通,双方合作蓝图逐渐显现。
联合缉私机制
扩大合作深度
2008年12月11日下午2时,罗湖海关监控指挥中心。
“近两天,‘水客’动向如何?在哪个时间段通关比较集中?”“比较活跃,人数较多,一般集中在中午时段通关。”“我方已做好周六联合打私的全部准备。”“明白,我方也已准备就绪,周六上午9时准时开展行动。”
这是深港双方通过“深港热线”互通信息的一个常规片段。双方以24小时畅通的“深港热线”为依托,建立互动交流平台,实现情报人员每天“点对点”交流和重大紧急情况即时通报,在重点敏感商品互相通报、信息查询反馈、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8年8月的一天,从港方传来情报:上午10时左右,有一个手机走私团伙将从罗湖口岸入境,该团伙安排5人各将50部手机绑在身上,另5人则企图故意制造事端为同伙作掩护。接到情报后,罗湖海关方面立即行动,通过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按照港方提供的线索,很快锁定了目标,将嫌疑人一举截获。
早几年,双方信息传递渠道远未达到今天的快捷程度,程序也较为繁琐,往往是收到情报信息后再采取行动已经失去了战机。
情报信息方面的无障碍交流为双方构建联合缉私机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007年至2008年,在按照海关总署部署开展的“龙舟行动”——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中,通过“深港热线”,罗湖海关向香港海关罗湖管制站提供携带涉嫌侵权产品目标人物10人,港方将其全部截获,查获涉嫌侵权的手机、光碟及服装等各类产品6000余件。
互动交流培训
提升执法水平
深港海关的合作不局限于打击走私方面,还涉及培训管理、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合作机制建立后,双方商定互派关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学习交流,了解借鉴对方管理制度和业务工作经验。2008年8月,罗湖海关派遣业务骨干赴港开展旅检工作专题讲座,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介绍海关现场查验操作规程、毒品查缉技巧等内容。同时,港方也派专家到罗湖海关举办反恐技能培训。仅2008年,双方就组织一线关员交流8批140余人次。
“通过与香港海关的深度合作,积极探索互动合作模式,借鉴香港先进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与国际海关接轨,开拓了国际视野,海关的管理水平与监管效能得到提高。”吴文奎如是说。
双方的合作带来了双赢的效果:海关的监管更加高效,打击走私工作成效明显;海关的服务更加优质,旅客通关更为便捷,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些经常往来深港两地的旅客说:“与过去相比,通关速度快多了,现在通过罗湖口岸到深圳和香港,就像到邻居家串门一样方便。”
信息来源:http://shenzhen.customs.gov.cn/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