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2月10日讯 記者從了解到,2018年全年經深圳口岸進出的貿易總量達6.78萬億元人民币,佔全國進出口貨值近四分之一;深圳海關的各項監管業務量再創历史新高,海關監管的貨運量、運輸工具、進出境旅客均居全國第一;海關監管的快件、郵遞物品和審核報關單均居全國第二。
據了解,2018年全年,海關監管貨運量8.5億噸,日均2000余萬噸;監管運輸工具1478.7萬輛(艘節架)次,日均4萬輛(艘節架)次;監管進出境旅客2.5億人次,日均66萬人次;均居全國第一。此外,深圳海關監管快件超過1億件,日均28萬件,郵遞物品1235.8萬件,日均3.4萬件,審核報關單1301.5萬份,日均3.6萬份,均居全國第二。
據悉,深圳海關全年查辦的走私罪案件、走私行為案件和違規案件宗數,均居全國海關第一。查證走私固體廢物10.1萬噸、象牙制品107千克,查獲槍支及仿真槍192支,毒品1.3噸,檢出入境放射性超標事件213起,檢出傳染病症狀旅客1.9萬人次。
2018年,深圳海關服務經濟社會发展成效顯著,出入境檢驗檢疫管理職責和隊伍劃入海關,迅速、順利地完成了轉隸組建和業務融合,通關流程和環節大幅精減優化,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大幅提升。一年來,深圳海關積極參與“一带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著力優化口岸營商環境,大力支持實體經濟和民營企業发展,助力深圳外貿出口實現26連冠。切切實實讓企業、讓老百姓收到了實惠,感受到了政策带來的紅利。
將舉全關之力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深圳海關將要舉全關之力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19年將重點推進“2+5”工作,即支持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和深港科技創新特別合作區建設,以機制模式創新釋放活力;在海、陸、空、鐵、郵方面全面推進,促進要素資源自由流動,海上推動在前海灣保稅港區建設國際海運中轉分撥集拼中心;陸路深化深港海關執法合作;空運建設輻射大灣區3地4機場的“航空貨運直通登機口”;鐵路重點做好高鐵西九龍站口岸“一地兩檢”模式的試點和升級;快郵件著力推進國際快郵件監管中心建設。
此外,深圳海關將積極投身“一带一路”建設。支持深圳打造“一带一路”樞紐港,積極參與沿線港口“點對點”合作,推動打造“一带一路”貿易互信和監管合作平台,促進符合條件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向綜合保稅區轉型升級,全面落實AEO通關便利措施。
2019年,深圳海關將繼續加大營商環境改革力度,深化口岸提效降費,巩固壓縮通關時間成效,推動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進一步降低。繼續深入推進機構改革全業務領域融合,著力達到“1+1>2”的效果。堅持問題導向,使海關改革能夠精准服務經濟社會发展、滿足企業群眾需求。注重以作業機制“小改革”撬動企業“大收益”,通過優化現場交接班機制、優化窗口服務等一些“微創新”,切實提升企業獲得感。(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