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2008年科学发展线路图
“解放思想要靠行动说话”。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的这句话成为该关2008年工作的“点睛之语”。
2008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一年,大事不断、灾难频仍。在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面前,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深圳海关以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为契机,大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积极探索新时期、新形势、新情况下的科学发展之路。从勇当海关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到争做海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行者,2008年,深圳海关继续探路并给出答案:监管进出口货物 10344.3 万吨,进出口总值2999.8亿美元,出口总值1797.2亿美元;监管运输工具 1530.8 万辆(卡、艘);监管进出境人员行李物品 1.9 亿人次;征收税款入库685.88亿元;查获走私案件4634宗,案值8.5亿元,罚没收入2.8亿元。深圳市出口总值连续16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
社会担当一马争先
社会责任感代表着一个国家文化和价值取向,民生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2008年,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由美国次贷风波导致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家有灾难、人民有痛苦、企业有困难,深圳海关面临大考。
在抗击雪灾中,深圳海关组织开展了“抗雪灾、送温暖”活动,向灾区捐款93720元,赠送3280床丝绒棉被,价值130多万。汶川地震发生后,该关迅速设立绿色通道和专门窗口并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为救灾物资通关提供便利。同时积极为地震灾区筹措善款,捐款总额超过一千万元,为海关系统之最;其中“特殊党费”724万元,占深圳市直机关单位总额的四分之一强。该关被广东省委授予抗灾救灾先进集体,并荣获广东省红十字会授予的“抗震救灾博爱奉献奖”。
奥运期间,深圳海关实行24小时通关不间断,提供奥运物资快速通关;开展奥运安保专项技能培训,组织进行反恐实战演练;在旅检口岸设立绿色奥运专用通道,为参会的各国运动员、记者、工作人员提供便捷服务。该关各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了组织严密、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联系顺畅的工作体系,确保了奥运期间关区各口岸的平安畅顺和通关服务的优质高效。
2008年,全球经济动荡,作为珠三角区域产业基础的外向型经济遭受重创。7至8月份,深圳海关撰写提交了系列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为广东省政府实施新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政策支持下产业转移势头初现,多种因素制约规模化发展》一文得到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从第四季度开始,外贸进出口形势更是急转直下,部分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型企业遭遇到巨大危机。“越是在经济困难情况下,深圳海关越要突出职能作用,把对企业的服务做得更好。”深圳海关关长邹志武表示。11月16日,深圳海关抓紧研究出台了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健康发展的十二项措施,措施涵盖加工贸易、外贸出口、通关效率、资金流转、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内容,主要内容则可以概括为一个“减轻”、两个“简化”、三个“改革”、四个“提速”。海关总署97号公告一下发,该关迅速组织落实,将企业台账保证金由实转改为空转,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此举可为深圳关区约4000家加工贸易企业减少资金占压约15亿元。深圳海关还积极配合国家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对企业内销的支持上下足功夫。先后采取“先销后税”的模式,简化办事流程;推行关区内“多点报关,异地放行”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建立“点对点”调研跟踪机制,着力为企业高效解决通关实际困难。深圳海关面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深圳市委刘玉浦书记对此表示了高度赞赏,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则充分肯定了该关与地方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决心。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
改革创新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深圳海关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效率,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保增长促发展”的国家大局。在赢得总署肯定、地方党政支持的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反响。
2008年,深圳海关继续推进深港合作和区域通关改革,通关环境不断优化,监管效率大幅提高,贸易更加便利化。首创客户协调员“诚信通关”模式,为深圳关区诚信企业打造一条进出口通关的“快车道”,公路口岸报关时间从几个小时缩短为1秒,海运口岸报关时间从一天缩短至1到2个小时。全年一线口岸享受诚信通关的报关单量超过16万票,占客协企业总单量的42.8%。首创海关接单中心,实现了集接单、税费、理单等各类内勤单证业务于一体的集约化管理,完成了从多点接单模式向部分集中接单模式的发展,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跨口岸的通关服务。接单中心从8月成立到年底,共受理开展报关业务的企业共62家,受理递单7万4千余票,计征税款31.34亿元,一站式办理结付汇和退税证明联签发近8万票。率先实行无纸通关,4月10日,在盐田港正式启动无纸通关试点工作,对A类以上企业的出口无证无税报关单分别实行“无纸通关、单证暂存”或“无纸通关、事后交单”模式。全年开展无纸通关业务的企业17家,无纸通关批量放行报关单5096票。率先启动纸质出口报关单的现场接单分类处置试点工作,实现了以企业为基础、以敏感商品为重点的报关单分拣和分类处置。坚持区域通关改革,“属地申报、口岸验放”业务迅猛发展,与武汉、长沙、南昌、昆明等17个直属关辖下145个隶属海关(处)结对。坚持加工贸易流程再造改革,稳步推进保税加工监管作业流程再造改革项目,从全面实施保税加工业务主办制到推广电子化手册作业模式,实现了简化单证审核、实行分类管理的目标,提高了整体工作效能。深化深港海关合作,开展深港双方查验结果参考互认等通关监管合作,推进中美CSI和中欧安智贸等国际监管业务合作。主动支持地方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发展和建设。对中海油惠州项目建设的大力支持,实行“事先备案、口岸直转、属地报核、厂区验放”的监管模式;积极研究UPS转运中心的需求,促使该中心正式签约落户深圳;配合盐田码头公司开展网络化港区的可行性研究和提出实质性支持措施,加快无纸通关、FS3000集装箱快速检查系统、保税仓库监管模式等改革工作的进展。
建立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管理机制是现代化政府的必由之路,更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深圳海关在统筹规划整体工作的同时,还致力于海关的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着手把富有成效的制度和措施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为进一步完善、优化海关现行管理体制机制积累经验,提供样本。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调研,探索以构建“大监管”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海关监督管理新机制,推进岗位职责、操作规范、量化考核“三位一体”的岗位标准化管理,初步勾勒出包括1个总课题、8个分课题的科学发展蓝图。“大监管”体系设想为海关厘清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路径,为实现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深圳海关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用改革创新破除机制障碍,发挥好海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试验田”作用,为中国经济的早日复苏和振兴服务。
内强素质全面发展
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2008年,深圳海关在把握总体布局的前提下,以准军事化海关纪律部队建设为统筹,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增强队伍综合素质,营造积极向上的队伍氛围,队伍把关服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为该关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抓班子建设见成效。落实两级党组中心组的理论学习制度,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内容,建立理论学习和研讨长效制度。建立中央党校党建教学科研联络点,举办系列讲座,拓宽学习视野。结合贯彻落实全国海关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深入开展课题调研,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抓思想政治工作有方法。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把理论学习与谋划海关工作紧密结合,全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撰写体会文章1641篇。推进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课题研究,继续办好专家心理咨询门诊,筹备建立“心灵之窗”网站。开展特色党支部创建工作,扎实推进整顿作风活动。涌现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
抓海关文化建设富特色。围绕弘扬海关精神和树立深圳海关核心价值观开展主题教育,探索新时期海关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和职业素养。征集“海关精神在我心中”征文、组织“七一”诗文朗诵会、评选“感动关区十佳人物” ,广泛宣传海关精神,充分展现海关关员良好的精神风貌。组织成立深圳海关文学艺术联合会和文学、音乐舞蹈、书画、摄影协会,积极开展富有海关特色的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关区文化氛围。
抓岗位练兵强素质。深入推进岗位练兵工作,围绕达标考核和参加全国大赛两条主线,制订实施方案,在全关掀起了学习练兵的热潮。建立岗位练兵的长效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了岗位练兵的日常化,促进关员岗位成才,“内强素质”效果显著。
抓反腐倡廉不放松。按照建设让中央放心、人民满意海关和总署“五个领先”的要求,把排查和整改执法风险和廉政风险作为核心内容,查找差距和不足,通过整改提高工作能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主体意识,认真履行“一岗双责”。
信息来源:http://shenzhen.customs.gov.cn/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