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导致中国外贸出口形势急转直下,风云突变。作为中国金融重镇和出口大市的深圳,外向型经济特征尤其明显,许多企业都遭受了重创。正是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深圳市2008年外贸出口达1797.2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6连冠。这无疑为国家和企业在2009年继续坚定信心,实现“保增长促发展”战略打上了一剂“强心针”。应对风险有信心回
顾2008年,深圳经济发展速度虽然放缓,但总体质量仍然良好。据深圳海关统计,2008年,深圳市机电产品出口1383.7亿美元,增长11.5%,占同期深圳市出口总值的77%。其中,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766.3亿美元,增长1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00.3亿美元,增长13.5%。
据悉,从去年初开始,深圳市政府就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年初,深圳已确定重大建设项目292个,总投资超过4881亿元。其中在建项目141个,年度投资400多亿元。这些重大项目都和国计民生相关联,不仅能拉动经济增长,还能改善城市功能,增进民生福利,提高生活质量。此外,深圳市政府大力支持促进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共39个项目,其中比亚迪汽车、邦凯科技园等近半数项目都已顺利推进,投资完成超过年度计划的70%。同时,外商依然看好深圳的投资环境,显示出对深圳经济的坚定信心。
事实上,由于深圳出口企业大多位处全球化的风口浪尖,所以也相应具备了一些抗风险的经验。为应对风险,不少企业谋求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技术含量、提高生产效率,以消解不利因素。“深圳市场经济发达,尤其是民营企业,应对国际风险的能力在大幅提高。”不少接受采访的企业家形成了这个共识。在美国金融海啸之前,深圳出口企业也曾遭遇技术壁垒等困难,并在突破困境的过程中积累经验,市场嗅觉日益灵敏,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深圳出口的大起大落。
深圳,作为连续16年的全国外贸出口冠军,占据着全国1/7份额的外贸出口,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外贸依存度较高特点显著。2009年,深圳将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谋求经济特区新一轮大发展,继续坚定信心为国家“保增长促发展”的大局贡献新的力量。促进发展有办法伴
随着深圳市出口总值连续16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深圳海关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2008全年,该关共监管进出口货物10344.3万吨,货值3922.5亿美元,分别比07年(下同)增长1.3%和9.3%;审核进出口报关单713.2万份,增长2.2%;监管运输工具1530.8万辆(卡、艘),增长1.0%;监管进出境人员行李物品1.9亿人次,增长3.2%;征收税款入库685.88亿元,增长13.5%。
深圳海关为促进深圳市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所做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去年7至8月份,深圳海关通过走访调研,撰写提交了系列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为广东省政府实施新的产业政策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政策支持下产业转移势头初现,多种因素制约规模化发展》一文获得了省领导的重点批示。
从第四季度开始,外贸进出口形势急转直下,部分企业尤其是加工贸易型企业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11月16日,深圳海关抓紧研究出台了《支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保持健康发展的十二项措施》。海关总署97号公告一下发,深圳海关迅速组织落实,将企业台账保证金由实转改为空转,缓解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据统计,此举为深圳关区约4000家加工贸易企业减少资金占压约15亿元。
同时,深圳海关还积极配合国家刺激内需的宏观调控政策,在对企业内销的支持上下足功夫。先后采取“先销后税”的模式,简化办事流程;推行关区内“多点报关,异地放行”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5+2工作预约制”、“24小时预约通关”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建立“点对点”调研跟踪机制,着力为企业高效解决通关实际困难。
深圳海关继续发扬海关改革创新排头兵精神,进一步完善了“跨境快速通关”模式应用系统功能,还将深圳湾、惠州地区车检场列入跨境快速通关试点,进一步扩大“跨境快速通关”模式适用范围,继续推进落实“安智贸”试点计划。此外,深圳海关积极稳妥推动通关无纸化改革试点,出口企业普遍认为此举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贸易成本,提高了通关效率,提升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深圳海关对社会责任的敢于担当和善于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深圳市委刘玉浦书记对此表示了高度赞赏,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则充分肯定了深圳海关与地方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坚定决心。企业也在海关的支持下信心倍增,面对依然困难的外贸出口形势,选择坚定从容地接受挑战。
信息来源:http://shenzhen.customs.gov.cn/default.asp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