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本次调查显示,“尽管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在中国的大部分欧盟企业还是对中国市场以及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表现出了乐观的态度”。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在华欧盟企业数量的增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增多,证明中国依然是具有吸引力的投资热土。同时,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企业的在华业务仅占其全球业务的10%以下。这表明在华的欧盟企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半数企业将亚太总部设在内地
此次调查为中国欧盟商会在中国进行的第五次年度商业信心调查。此次参与调查的欧盟企业超过了50个,创下了参与企业数量的最高纪录。
调查结果显示,越来越多的企业是看中中国的市场而进入中国的。超过75%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他们长期战略中非常重要的市场,一半的受访者将中国内地设为他们亚太区的总部。
大部分选择中国内地为总部的企业,主要是因为考虑到内地市场广阔。4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进入该市场是他们考虑的主要原因,相应的法规和税收问题仅占很小的考虑部分。
上海和北京依然是首选的总部所在地(分别是42%和38%),而去年这两个城市的集中程度则更高(分别是43%和30%)。
对利润增长态度依然乐观
超过3/4的受访者的营业额在过去的一年中获得了显著的增加。其中一半的企业营业额在过去一年获得了超过20%的增长,这也同时反映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一半以上的受访者年增长率均超过20%。
另一方面,许多企业也提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比如劳动力成本提高(48%)、竞争日趋激烈(40%)、法规环境因素(34%) 和人民币升值(34%)。部分压力直接影响了个别企业的利润率。1/3的受访者在过去一年中并没有提升收益率,其中10%还遭遇利润下滑。
但是大家依然对利润增长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在2006年,61%的企业对利润率持乐观态度,这个数字今年已经上升至70%,增加了15%。
七成企业认为内需是主要驱动力
近1/3的受访者(29%)认为中国的世贸组织成员身份为他们的业务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是非常振奋人心的消息,因为在去年仅有16%的企业表示了积极或者非常积极的态度。同时,只有35%的企业感受到了加入世贸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近期进入中国的一部分企业对于中国加入世贸之前的情况并没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另外由于部分承诺还没有实施,因此27%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业务并没有受到加入世贸的影响。
在各个行业,对于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各个企业都持有相似的观点。73%的企业认为内需是主要驱动力。大部分在华经营的受访者都将目标锁定为中国市场,因此消费力的大幅度提升也为他们带来了美好的未来预期。
信息来源:http://www.china.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