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国际商报讯 记者日前从中山检验检疫局获悉,随着欧盟2007年8月11日开始实施的“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EuP指令)第一批实施细则近日出台,五类出口产品将面临“绿色壁垒”,它们是街道照明产品、办公室照明产品、待机和关机功耗、外置式电源产品、简易式机顶盒。由于2010年之前为这一实施细则的过渡期,这意味着我们熟悉的照明、空调、冰箱等耗能产品如不积极应对,将被欧盟拒之门外。
待机和关机功耗影响力最大
据中山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介绍,在这五类实施细则中,影响最大的是“待机和关机功耗”,将影响我国出口欧盟所有涉及能耗的产品,其中出口额较大的办公设备、冰箱、空调、机电、音像等五类产品将损失最大。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2010年之后,只有相当于我国能效水平1级的上述五类产品才能出口到欧盟。据统计,2007年,我国出口欧盟的办公设备、冰箱、空调、机电、音像等五类产品中,能效水平1级的产品只有约20%,如果不提升节能水平,2010年之后,约80%的上述五类产品将被欧盟拒之门外。
“EuP指令对产品的所有阶段都提出环保要求,要跨越这个技术型贸易壁垒,就要从改进整个生产链开始,选择节能材料、优化整个生产流程,做好回收准备,而这将增加20%左右的产品成本。”记者了解到,EuP指令第一批实施细则出台后,只有包括海尔在内的少数企业行动起来,更多的企业反应比较迟钝。“如果不能在2010年以前达到欧盟能耗标准,此类产品将被迫放弃欧盟市场。”
无论是WEEE、ROHS,还是即将实施的EuP,表面上看是欧盟为了绿色人文关怀而推出的指令,实际最终目的还是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设置非关税壁垒。我国企业要积极应对,变阻力为动力。
理性看待积极应对“EuP指令短期会对部分行业产生冲击,但从长远看,对企业是一个提升,而且与当前我国的节能政策有吻合之处。”中山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认为,要理性辩证地看待E鄄uP指令。对我国企业将是一次设计、研发思想的“革命”,成为推动结构升级的重要契机,有利于提升我国相关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只有当每一家企业都实现自身“绿色GDP”的健康增长,国家的整体绿色GDP数据才能获得增长。
“目前企业只有深入了解EuP指令的要求,并在技术、设计、原材料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应对,才可能突破EuP指令的限定,获得长期出口欧盟市场的机会。”中山检验检疫局有关人士表示,企业如果遇到技术困难和资料难题,可以向专业的认证机构、或检验检疫机构咨询,寻求合作。
第一,及时掌握最新的相关信息,避免因信息不畅造成冲击。EuP指令实施细则将在2007~2010年由相关14个产品组依不同进度推出,我国企业应及时参照欧盟各国、日本及美国相关环保标准的要求,积极调整产品研发的各项指标,因为这些标准在将来极有可能成为实施方法的环境化设计规范。
第二,强化绿色供应链,确保产品在符合条件的管理体系下制造。生产商应采取措施,确保产品在符合EMS/QMS(环境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下制造,符合EuP指令要求的产品须附上CE标志,只有这样,产品才能进入欧盟市场。
第三,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国外,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直接投资建厂。这样做不仅扩大了市场规模,而且能规避各种贸易壁垒。
信息来源:http://ibdaily.mofcom.gov.cn/show.asp?id=10000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