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为深圳大工业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昨天,深圳大工业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子先告诉记者,“深圳大工业区下一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目光瞄准世界一流园区!引进一流的企业,打造一流服务,建设世界一流园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从全球视角和国家战略的层面出发,赋予珠三角地区五大战略定位:探索科学发展模式的试验区、深化改革的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其中,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是珠三角经济再次腾飞的主要发力点,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落脚点,也是实现新一轮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
这让刘子先对大工业区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告诉记者,1997年正式动工兴建的深圳大工业区,涵盖了龙岗区坪山、坑梓两街道办,规划面积174.4平方公里,园区中心区39.57平方公里。目前,深圳大工业区是深圳市为数不多的可连片开发面积最大的片区之一。深圳大工业区核心开发区39.57平方公里,国有储备土地18.86平方公里,剩余可建设用地总计12.99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6.19平方公里。
目前,日立环球、沃尔玛、赛格三星、旭硝子、住龙纳米以及赛诺菲巴斯德等众多世界500强企业扎根深圳大工业区,中芯国际等一大批重大高端项目落户,在这些在重点项目的带动下,深圳大工业区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先进设备制造业为代表的一批具有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相信珠三角发展纲要的出台,将使大工业区的园区面貌焕然一新。”刘子先介绍,投资环境对于一个园区的发展至关重要。要建设世界一流园区,必须实现园区环境、配套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三大转变。为了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设施,今年力争完成为企业配套的聚龙山保障住房一期和燕子岭员工宿舍的前期工作并开工建设。打造便利畅通的交通网络也是深圳大工业区重点发展的目标,预计3年时间能有效解决大工业区运输压力,形成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体系,实现40分钟内到达市区、港口、关口和机场的目标。(摘自《深圳商报》2009年4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