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一直是国内玩具出口的重要区域,在经济危机以及玩具质量标准提升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深圳口岸玩具出口一度呈现疲软态势。深圳海关昨日发布统计数据称,今年一季度,深圳口岸出口玩具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共出口玩具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近12.4%。海关同时表示,增长的数据背后,短期订单常态化和生产线转移仍值得关注,建议中小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增强产品价格话语权。
深圳海关负责人昨日告诉记者,受欧美经济逐步好转影响,国外市场消费者信心回升,采购商仍处于回补库存阶段,从而带动玩具需求稳步回暖。今年一季度,深圳口岸出口玩具达到4.7亿美元,仅在今年3月份,出口的玩具就达到1.5亿美元,同比增长13.4%。
海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后,促进国内对新兴市场的出口迅猛增长,1季度经深圳口岸对东盟出口玩具快速增长33.9%。同时,3月1日中国与秘鲁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实施后玩具产品出口秘鲁可享受零关税,3月份当月经深圳口岸对秘鲁出口玩具激增5.4倍,带动1季度对秘鲁出口也迅猛增长1.3倍。
海关分析指出,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采购商主要采取以短期小订单为主,此外采购商更换供应商的频率也随之加大,市场定价权被买家更为牢固地掌握,玩具生产厂家低价竞价出口的风险加大。深圳海关表示,由于我国的生产、人工和土地成本日益提高,日本TakaraTomy玩具公司、德国泰迪熊玩具制造商等海外玩具生产厂商逐渐将设在我国的生产线逐步向用工成本更为低廉的越南、印度等周边国家转移。如日本TakaraTomy玩具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内,该公司将把30%的在华生产业务迁至越南。
深圳海关建议,政府应加强对玩具企业的指导协调作用,促进中小企业联合增强合力,争取长期有效订单,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适度稳定,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同时,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和自主品牌建设力度,提升产业技术含量,提高自主品牌知名度以增强产品价格话语权,由成本优势逐渐向质量优势转变。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