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上午,深莞惠三市签署的《关于推进珠江口东岸地区紧密合作近期工作重点事项的协议》中,三市经协商一致,共确定了25项近期工作重点事项。其中,今年推进的重点事项有12项,着重界河整治、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连接等公共事务;今年启动、2010年推进的重点事项有13项,着重全面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25项重点事项分期推进侧重不同
今年是贯彻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推进珠江口东岸紧密合作的开局之年。深圳、东莞、惠州三市争取在合作机制、产业发展、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连接、公共事务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今年推进的12项重点事项包括:建立三市合作机制、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协调、积极推进区域公共交通管理协调、加强能源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协调、建立界河及跨界河综合治理合作机制、加强水利和城市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联手打击扰乱正常经济秩序违法行为、建立紧急公共事务及公共服务协调机制、建立社会治安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推进三市旅游深度合作、建立统一的企业招聘信息平台。
明年,也就是2010年,深莞惠三市争取在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发展、区域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领域将合作工作全面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
而今年启动、2010年推进的13项重点事项分别是:编制《珠江口东岸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规划》、协调三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协调三市重大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地和中心建设、加强区域创新合作、加快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品牌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加强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的对接、推进多领域信息共享、与珠江口西岸地区合力建设“数字珠三角”、统一三市电话号码区号、推进环境生态制度建设、构建统一的区域市场体系、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打造三市“1小时通勤圈”
根据确定的重点事项,三市将合力推进广深港客运专线、厦深铁路、穗莞深城际线、深惠城际线、莞惠城际线、广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外环高速公路等项目的建设,加强三市交界处普通干线公路衔接,尽快打通连接三市的断头路。在路网规划、线路走向、征地拆迁、站场对接、建设标准、管理方式等方面做好协调工作,打造“1小时通勤圈”。
建立海铁联运和港口运营协调定期沟通机制,加强三地政府、货主、工厂及行业协会协调沟通,加强铁路运输协作,协调解决区域内进出口货物海运集疏问题,缓和三地交通运输压力,建设绿色运输通道。推进三市港口、空港在客流、货源等方面合作,加快构建空港服务网络,完善港口基础设施和港口功能,提升港口地位。加快推进三市城际轨道交通和公共交通的互通互联,加快推进高速路网电子联网收费和年票互认,提高交通网络整体运营效率。
同时,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双转移”的部署,推进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积极推进东莞(惠州龙门)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推进深惠产业转移合作基地建设前期研究,共同打造广东省示范性产业转移园。
实现三市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
以公共卫生、食品药品安全、防灾减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协作,提高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协同应急处置能力,合作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建立跨区域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预警机制、情报信息研判机制、应急反应机制和跨区域群体性事件处理机制,加强涉法、涉诉、涉警信访工作协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化解区域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促进各类跨行业、跨区域性矛盾纠纷的妥善处理。加强三市的医疗、养老保险一体化合作,出台三地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办法,争取实现三市医保服务系统的互联互通和养老保险的无障碍转移。同时,推动三市间劳务人员的合理流动。
三市将统一电话号码区号
按照《协议》,今年启动、明年推进的一项重点工作事项是要协调电信、移动等有关部门,从统一三市电话号码区号入手,取消区域内长途费、漫游费,实行统一资费,惠及三市人民。
今年启动、明年推进的重点工作事项中,还将推进多领域信息共享,加强区域信息合作,重点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法人单位(包括主体信息和诚信信息)、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领域实现互联互通,积极发展“物联网”、“商联网”和“房联网”。建立三地联网的人口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共享流动人口信息管理资源。推进三市政府信息内网链接,实现区域内相关法规、政策、项目建设以及政府文件的信息共享。加快电子口岸建设,共建口岸数据平台,实行口岸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和共享,加快口岸货物的验放,实现区域内企业大通关。同时,与珠江口西岸地区合力建设“数字珠三角”,在进一步整合区域信息资源、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扩大与珠江口西岸信息交流与合作,推进珠三角构建便捷高效的信息网络体系。(记者肖意 滑翔)
信息来源:http://www.sznew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