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东莞市人民政府于日前举办了“中国产品在美召回风险回避研讨会”,据悉,东莞2008年遭退货物高达7800多批次,相比2006年暴增4.5倍。美国法律专家表示,中国出口商往往存在符合美国联邦法律标准却忽视了州法律标准差异等误区。
7月8日,近10名美国技术检测和法律专家现场为东莞300多家出口企业授课。Holland+knight律师事务所的杨凯介绍,当前中国制造占美国消费品四成,其中玩具份额更高达八成。但是,随着质量安全标准提高,召回风险越来越大,2007年美国有472种产品、2000万件玩具、1.75亿件儿童饰品被召回,对中国产品打击甚大。杨凯表示,每次召回都可以带来数百万美元损失。
法律差异让召回防不胜防
另一名专家张天境则表示,美国联邦政府与各州都拥有立法权,对于产品的安全标准也有不同的规定,法律差异也让召回防不胜防。
参会专家表示,当前至少有11部主要的美国法律适用于消费品,出口企业避免产品被召回风险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企业在向美国输出产品前,应先获取有效的法律帮助;第二步,确定产品是否在美国联邦政府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监管的范围内;第三步,了解出口的产品是否符合联邦政府、各州政府和自愿性的产品在安全标准。
信息来源:http://www.ec.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