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支持太阳能企业发展纪实
在光明新区杜邦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块块太阳能薄膜电池板从生产线上不断加工出来,上市就能卖出好价钱。“多亏了海关为我们办理快速通关手续,我们新进的这批设备才能按时顺利投产。”公司的报关主管余灶生充满感激地说,正是在深圳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和帮扶下,公司从成立到实现规模量产,只用了不到短短两年的时间。
2008年4月,总投资额1.8亿美元,占地5万平方米的杜邦太阳能(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成立了。作为深港联合招商的高新技术重大项目,利用深港便利通关的环境优势,杜邦太阳能将香港科技园研发的最新技术和成果,在最短的时间内引进深圳。如今,杜邦太阳能薄膜电池板项目已投入全规模商业化生产,年产能50兆瓦,年产值将超过2亿美元,年减排二氧化碳1480万吨,有望成为深圳新能源产业的强劲“引擎”。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发展要求。“深圳海关积极响应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号召,为企业提供24小时通关服务,全力打造一流通关环境。”深圳海关现场业务处主任谢庆文说,海关在帮扶新能源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是不遗余力的。
2009年3月,杜邦太阳能公司厂房交付使用,急需从国外引进生产设备,而公司对报关、通关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疑问。深圳海关现场业务处主动邀请杜邦太阳能公司进行座谈,为公司员工细致讲解报关操作规范。经过海关的培训,杜邦太阳能公司在报关时填写材料更加准确、完整了,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2009年4月28日,杜邦太阳能公司新进口一批设备到达蛇口港。由于在航运途中的意外耽搁,这批设备要及时赶上4月30日进厂安装调试的需求,成了公司的难题。深圳海关得到公司的“求助”后,立刻组织关员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终于在当天完成了海关验放的全部手续。4月29日该批共20多个集装箱的设备顺利到厂卸货。“海关人员的贴心和尽责,让公司实现良性运转显得更加有活力。”余灶生开心地说。
看好深圳新能源、新材料的产业环境,杜邦太阳能公司将准备引进更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设备,将生产向供应链上游延伸,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发电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占据世界薄膜太阳能光伏技术的制高点。杜邦太阳能公司预计,未来几年光伏市场将快速增长,到2012年该公司在光伏产业的全系列产品销售总额将超过10亿美元。
目前,深圳海关现场业务处已为该公司提供个性化通关服务,对先进生产设备依法予以减免税审批,生产设备在口岸享受快速通关,直接到厂卸货,从而为公司节省了大量的通关成本。如今,正是得益于海关提供的这种优质高效服务和通关环境,在深圳已经聚集起了一批如杜邦、拓日新能、创益等优秀的太阳能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这也将成为深圳经济新的增长点和产业支柱。
信息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