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22日讯(范楷)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后几个月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经济回升向好的趋势得到巩固,并将保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列为今后几个月的重点调控内容。引人关注的是,“管理通胀预期”的提法是第一次出现。
虽然温家宝总理在今年9月初举行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表讲话时已经提到要“警惕和防范包括通胀在内的各种潜在风险”,但是“管理通胀预期”的提法是第一次在国务院会议文件中出现,而且也是过去9个月来国务院会议文件中第一次提到“通货膨胀”的问题。
这个细节变化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版在今天的头条文章中说,中国国务院已经发出第一个明确信号,表明正在考虑收紧货币政策。《第一财经日报》今天标题为“国务院会议首提管理通胀预期”的文章也被多家中文网站转载引用并被放在要闻区。由此可见,国务院“管理通胀预期”已经引起广泛关注。
就在国务院昨晚首提“管理通胀预期”不到一天之后,国家统计局今天上午发布了三季度和9月份经济数据。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幅达8.9%,显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加速。而9月份CPI和PPI环比则分别上涨了0.4%和0.6%,显示物价有抬头的迹象。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日前召开的2009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分析通报会上表示,要从严把握信贷政策界限,科学把握信贷节奏,加强风险管理的制度和机制建设。布隆博格报道说,中国商业银行可能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从严”把握信贷发放。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中国贷款发放达到了创记录的8.67万亿元人民币(合1.27万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猛增了150%。
虽然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中国可能要收紧货币政策,不过短期内加息却不太可能。《金融时报》的文章中援引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驻上海经济学家王志浩(Stephen Green)的话说,在明年2月中国春节之前,不太可能出台上调利率或控制放贷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