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09年6月刚调至15%的玩具出口退税率,有望进一步上调。商务部7月23日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产业安全状况评估报告》中指出,我国仍有较大的扩大财政支出规模的政策空间,要进一步适当上调部分纺织、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以及调整加工贸易政策等。
产业危机尚存
此次商务部发布的《2008年度中国产业安全状况评估报告》,是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历时一年多对我国主要十大重点行业进行安全善评估研究后得出的。据了解,包括钢铁、石化、轻工、纺织、机械、船舶、汽车、电子、建材、有色在内的十大产业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的94%、工业总产值的85%和利税总额的76%。因此,对上述十大产业的研究可清晰的勾勒出我国产业发展的现状。
报告显示,2007年以来,中国工业发展和产业安全形势呈现出急剧变化的特点。2007年至2008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总体上产业安全状况比较好,但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调整相互交织叠加的影响,2008年下半年尤其是第3季度以来产业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产业安全的威胁主要来自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影响。
而今后一个时期影响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为,一是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将在经济周期调整时期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仍将继续处于衰退之中,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速度也将显著放慢。中国融入全球化的企业正面临极大的挑战,需要应对的风险不断增大;二是贸易壁垒形式多样化,企业出口难度加大。与传统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相比,新形势下的贸易壁垒形式更为多变和隐蔽。中国工业企业将面临应对传统贸易保护手段和破解新兴贸易保护措施带来的多重压力,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三是成本上升压力依旧存在,产品价格提升空间有限,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升是长周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中国总体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企业效益下降的压力加大,形势比较严峻。四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效应将会显现。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国家及时调整了宏观调控政策,出台了4万亿刺激内需计划,先后制定和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减缓国际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的冲击。
应继续上调玩具等行业出口退税率
报告认为,新形势下维护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要支持技术创新;加快资源税与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建立创新、设计交易平台;加大对教育和职业培训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资金及税收方面的支持;加快企业联合兼并重组等。报告并提出,要进一步适当上调部分纺织、服装、玩具、家具和机电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退税率。二是调整加工贸易政策,取消或暂停实行的加工贸易保证金实转政策(加工贸易目录禁止和限制的除外)。三是进一步改善对外贸易环境,包括进出口管理、通关便利、外汇管理等,特别是要稳定人民币汇率,避免汇率成为其他国家转嫁金融危机的政策工具。
我国是玩具出口大国,但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玩具召回等不利因素影响,出口明显受挫,据海关统计,从2008年第4季度起占我国玩具出口量约70%的广东玩具出口环比逐月下降。提高玩具出口退税率的呼声也日益增多,广东玩具协会常务副会长李卓明曾于3月表示“协会已经写了无数个报告,主要建议提高玩具出口退税”,他认为税率将会提至17%。随后的6月8日,财政部下发通知,自6月1日起提高包括玩具在内的多种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其中玩具税率提高至15%。
信息来源:http://www.ec.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