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关协会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中国报关协会工作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海关关长会议精神和于广洲署长对报关协会的重要批示、讲话精神,突出重点,深化改革,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水平,加强行业文化,完善行业规范,促进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创新工作理念,进一步开创协会建设局面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报关协会建设始终。要认真学习贯彻总署于广洲署长、鲁培军副署长在建会10周年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要认真研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实际内涵,研究沿海与内地开放优势互补的开放模式,研究企业国际化经营以及抵御国际经济风险的实现途径等,引导报关企业做大做强。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进一步创新协会工作思路,努力当好“娘家人”和“中间人”。一季度召开中国报关协会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全国报关协会会长会议。二季度召开中国报关协会三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会议(通讯形式);四季度召开中国报关协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
(二)认真学习、大力宣传、深入贯彻经总署领导同意印发的《关于加强报关协会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全国报关协会规范化建设。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强化中国报关协会自身职责,引导协会系统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社会管理中的积极作用。上半年大力宣传“指导意见”,下半年召开全国报关协会贯彻落实“指导意见”经验交流会,努力营造全国报关协会建设“一盘棋”的局面。
(三)认真践行行业精神,大力推进行业文化建设。认真践行“诚信守法,崇尚专业,自律规范,务实创新”报关行业精神,引导报关企业和报关员争做践行行业精神的模范,将行业精神自觉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融入到企业的文化建设中,坚持“诚信立人、诚信兴企”,牢牢把握守法底线,保障企业健康成长。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巩固2012年“全国优秀报关企业和优秀报关员评比活动”的工作成果。跟踪服务、经常宣传全国优秀报关企业和优秀报关员先进事迹和创优经验,在全国报关行业营造行业自律、市场规范的良好局面。
(四)充分发挥报关协会的舆论导向作用,改进完善信息宣传工作协调长效机制,巩固发展联合创办《中国报关》的成果。继续依托各类资源,发挥各方优势,努力推进《中国通关网》功能建设,不断提高协会宣传载体的服务质量和宣传水平。
二、发挥行业统领作用,努力推进报关行业自律建设
(五)规范报关行业报关行为。加快推动《代理报关委托书/委托报关协议》管理系统(二期)的升级与上线,与各地方报关协会深入合作加强系统宣传和推广力度,根据各单位反馈需求,认真落实管理系统的维护,并做好纸质《代理报关委托书/委托报关协议》的供应工作。
(六)推广实施《报关服务质量要求》。协调配合总署标准委员会召开《报关服务质量要求》专家评审会,组织开展《报关服务质量要求》的宣传发动工作。制定《报关服务质量要求》评定标准,组织人员对全国报关企业(根据报名情况)进行质量达标评定。
(七)加强预归类服务管理。组织颁发中国报关协会关于预归类服务资质的通告,颁发个人合格证书和“预归类服务单位”资质证书。根据企业需求适时组织2013年预归类培训和资质考核,改进培训和考核工作。制定预归类服务单位考评办法,组织预归类服务单位年度执业考核。全力推进《全国预归类服务平台》建设,为预归类工作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八)研究建立与总署有关联系配合办法,完善联系配合机制。接受总署委托,协助海关开展专题调研工作。与驻署监察局商定联系配合办法,继续协助开展好2013年海关政风行风外部调查工作,研究制定报关行业自律措施,整治假借海关名义欺诈敛财问题。组织开展2013年行业调查研究工作。采取走访、座谈会、电话、调查问卷等方式开展报关行业调查研究,摸清行业状况,为领导决策和行业发展建言献策。确定几个重点课题,组织力量攻关,力争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三、加强报关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全力推进报关员职业规范化进程
(九)全力配合海关总署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做好报关员职业技能鉴定相关工作。根据海关总署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工作计划,集全行业之力保障助理报关师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指导各地报关协会及相关培训机构开展助理报关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工作;修改《报关师(初稿)》教材,完成教材审定及出版工作;完成鉴定中心交办的协办工作。
(十)深入落实《全国报关协会培训工作五年(2010—2014)规划》。广泛征求总署相关业务部门、地方报关协会意见,确定2013年度全国报关协会培训工作要点,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重点;配合预归类工作开展,组织好相关资质培训及专项业务培训工作;配合海关报关员记分考核新规定,完成计分考核署级题库建设,开发完成报关员记分网络培训系统;举办一期报关行业兼职教师业务提高班。
(十一)抓好报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开拓协会培训工作的外延。成立“中国报关协会报关行业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并以此为依托向教育部申请成立“报关员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完善报关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组织建设;与中国海关出版社合作组织修订(编写)高职院校报关专业系列教材,力争使系列教材列入教育部高职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鉴于院校职业技能竞赛“国赛”项目改为每两年举办一次,2013年度中国报关协会将主办一次高职院校报关技能大赛,为2014年国赛做准备;组织一期院校报关专业教师业务研讨班;继续推动报关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工作,适时向署内主管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四、强化自身建设,扎实提高报关协会工作能力和水平
(十二)恪守服务宗旨、发展壮大会员队伍。全面贯彻落实《中国报关协会开展关务咨询及报关事务援助办法(试行)》、《关于开展服务会员工作的请示》、《中国报关协会聘任特别顾问办法(试行)》和《中国报关协会服务会员项目》等相关文件。利用各种渠道和方式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介绍我会服务会员的措施,印发中国报关协会宣传册,鼓励企业积极加入我会。按照行业自律要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使会员发展工作有新突破。
(十三)努力发挥中国报关协会在全国报关行业中的指导、推进、服务作用,加强与各地报关协会的协调联系,共同建立全国报关协会各类工作的联系协调机制。遵照中央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精简会议,转变作风。强化财务管理,坚持依法理财,提高服务保障水平。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力求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的绩效,保障协会工作正常、顺利、高效运转。
常设机构认真履行各部门、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加强常设机构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提高报关协会业务服务能力、自律管理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建立业务工作数据库,如报关企业数量、报关员数量、会员基本情况、缴纳会费情况等都要掌握及时更新的数据,建立统计上报制度。
(十四)为了配合海关双网办公网络改革,建立完善全国报关协会交流联系网络平台。4月召开全国报关协会综合业务工作会议,交流各地协会加强自身建设的规章制度及其经验做法;修订完善信息宣传工作联系办法;制定完善全国报关协会公文管理办法。建立全国报关协会信息网络平台,应用海关业务网邮件系统,保持全国报关协会会令畅通。
继续加强报关行业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对担任亚太地区报关协会同盟主席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和讨论。加强与国际报关协会同盟、亚大地区报关协会同盟的交流与合作,建立海峡两岸报关行业协会的交流合作机制;研究与港澳地区相关行业协会联系交流的工作方案,力争取得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