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受金融危机冲击,中国进出口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预计全年进出口额接近2.2万亿美元,同比降幅约16%。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说,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偏高,储蓄率偏低,势必进一步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因此,明年中国商务工作的第一个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将充实完善扩大国内消费的政策。
陈德铭说:“落实好国务院确定的促进消费的政策,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进一步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增选1个品种纳入补贴范围。将汽车下乡政策延长实施至明年年底,已纳入汽车下乡补贴渠道的摩托车下乡政策执行到2013年1月。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明年5月底试点结束后继续实施,并在具有拆解能力等条件的地区推广实施。提高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标准,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着力解决汽车、家电以旧换新中拆解回收企业装备技术水平较低等问题。”
此外,2010年,中国还将新建10万家“万村千乡”农家店,并在农家店推广建设电子支付网络,方便农民消费。
在着力扩大内需的同时,商务部也提出要稳定出口。陈德铭说,外部需求是充分发挥中国比较优势、促进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内需和外需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要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推动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正式建成。在24日的商务工作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说,明年中国将继续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同时深化多边和双边经贸合作。“要积极布局全球自贸网络,推动现有自贸区谈判进程。加快中日韩以及与瑞士、韩国的自贸区可行性研究,为适时启动谈判创造条件;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继续推动和参与多哈谈判,充分运用经济高层对话等平台,寻求更多的利益交汇点,拓展双边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妥善处理争端和分歧;充分利用中非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中葡合作论坛以及中国—加勒比、中国—太平洋岛国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机制,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经贸合作。”
今年以来,涉华贸易摩擦激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今年共有19个国家或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3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120亿美元。对此,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表示,2010年中国将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
陈德铭说:“一是制定实施贸易摩擦应对战略,统筹运用政治交涉、法律抗辩、WTO争端解决机制等手段,提高贸易摩擦应对能力;二是积极倡导自由贸易,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广泛寻求国际共识,利用WTO贸易措施监督机制,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加强与贸易摩擦主要发起方的沟通、磋商与交涉;三是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维护国内产业安全和企业合法权益。”
信息来源:http://www.ec.com.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