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人民大学流通研究中心和中国流通领域最大的信息和技术服务机构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在京发布了《中国城市流通竞争力报告2008》,对我国内地33个大中城市的流通竞争力进行全面比较及排名,其中,深圳“跻身”城市流通竞争力综合指数前十强城市,位居第八。
该报告由人大流通研究中心和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在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等部门支持下,组织流通行业著名专家参与,首创“城市流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分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密度、流通设施、流通效率/效益、消费满足力、流通贡献力、流通辐射力、流通成长力等九大视角,分116个指标全面考察33个大中城市在流通领域各个层面的竞争优势和竞争劣势,最终经过一年时间完成报告。其中,流通竞争力综合指数列前十位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天津、重庆、青岛、大连、深圳、武汉、成都。
报告指出,深圳是我国与世界交往的主要门户之一,有着强劲的经济支撑与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商贸和物流业得到了飞快发展。作为新兴商业城市的代表,深圳虽然流通规模与基础设施指数落后,但较小的流通产业存量并没影响整体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凭借在“城市流通竞争力指数”的重要修正参数“配置密度与服务强度指数”、“经济贡献指数”、“营商环境指数”等方面的优异表现,特别是流通业配置密度、服务能力、运作效率突出,具有绝对优势,弥补了深圳基础规模不足带来的影响,有效提升了综合流通竞争力,成功跻身综合排名前十强。
全国政协委员、原商务部部长助理、流通业资深专家黄海表示,城市流通竞争力评价,对城市流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填补了国内城市流通业竞争力评价空白,对城市流通管理与城市流通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信息来源:http://www.sz.gov.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