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经过两年时间建设的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据深圳海关透露,该综合保税区叠加了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的所有政策功能。 该综合保税区可完全对接自贸试验区,未来可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保税展示交易、检测维修等各种业态。 一期面积1.24平方公里 据了解,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参照保税港区管理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综合保税区具备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国际分拨、国际中转、检测维修、保税展示、研发制造、港口作业等多种功能,综合保税区享受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包括境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深圳盐田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2.17平方公里,包括原盐田港保税区、盐田港保税物流园区、沙头角保税区3个区块。盐田综合保税区(一期)面积1.24平方公里,分为盐田片区和沙头角片区,盐田片区1.01平方公里,沙头角片区0.23平方公里。 综合保税区完全智能化 深圳海关加工贸易监管处处长林少滨介绍,盐田综合保税区实现了建设标准化、管理信息化和核放智能化。建设上,严格按照《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基础和监管设施验收标准》进行;管理上,通过打造盐田综合保税区海关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海关对区内企业电子账册管理,通过安装使用智能化设备,实现对卡口进出区车辆、货物的智能化管理,大大提升物流监管智能化水平。 盐田综合保税区按照对接自贸试验区的标准进行建设,支持各类新兴业态的落地发展,如检测维修、保税展示交易、保税研发等;可以实现与口岸的通关一体化运作,实现与深圳盐田港区更高水平的区港联动;有利于发展临港保税物流、保税贸易、保税制造及专业增值服务,有利于发挥深圳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枢纽的促进带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盐田综合保税区背靠盐田港,区位交通条件良好,且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黄金珠宝等产业集群,在规划建设中定位于发展临港保税物流、保税贸易、保税制造及专业增值服务,同时充分考虑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着眼于充分发挥好综合保税区功能优势的同时,逐步开展保税展示交易、跨境电子商务、检测维修等各种新兴业态。 虚拟卡口通关更便利 据介绍,盐田综合保税区还全国首创打造了虚拟卡口,虚拟卡口可自动生成并发送货物运抵报告,通过虚拟卡口与物理卡口联动配合,实现了通关的全程无纸化和全程智能放行,为综保区今后24小时通关提供基础支撑条件。 区内建设有总监控室、分控中心及分控点,共计541个高清摄像头,可保证海关对围网周界、卡口、监管仓库、查验平台等实现全方位无盲区监控。 在建设规划过程中,深圳海关配合深圳市政府等相关单位做好调研研究,针对沙头角片区、盐田片区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拟定了规划布局方案,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沙头角片区和盐田片区之间货物流转的在途监管和卡口联动,新增建设了海关查验场地等基础和监管设施,并对区内绿化、交通等统筹规划,为区内产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