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讯 《纲要》提出:“深圳市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的大格局之下,面临巨大转型升级压力的珠三角如何“亮剑”备受期待。此次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对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将“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确定为珠三角未来五大战略定位之一。深圳在这一战略中被寄予厚望,将作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发挥对珠三角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两个中心城市,深圳和广州在实施这一总体战略中同样被赋予“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之重任,但也将扮演各自不同的角色。广州将“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和区域文化教育中心的地位”,定位于“建成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深圳则要“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定位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据悉,以国家战略层面将深圳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尚属首次。
2020年实现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
《纲要》对珠三角未来发展作出了五大战略定位,其中之一即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文中对这一战略定位的注释为:“综合实力居全国经济区前列,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形成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资源互补、产业关联、梯度发展的多层次产业圈,建设成为带动环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区域发展的龙头,成为带动全国发展更为强大的引擎。”并提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时间表:“到2012年,基本实现基础设施一体化,初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到2020年,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珠三角战略明确深圳四大定位
广州和深圳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中心城市,在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占据重要角色。《纲要》提出:“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优化珠江三角洲地区空间布局,以广州、深圳为中心,以珠江口东岸、西岸为重点,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带动环珠三角地区加快发展,形成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地区优势充分发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其中对于深圳的功能定位,确定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四大定位。《纲要》提出:“深圳市要继续发挥经济特区的窗口、试验田和示范区作用,增强科技研发、高端服务功能,强化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
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过去20多年中,以深圳为龙头的珠三角东岸地区始终扮演着大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核心的角色,在珠三角未来总体战略布局中,这一地位将通过优化功能布局的方式继续得到进一步的强化。
《纲要》在对未来珠三角东岸城市的功能布局进行部署时提出:“以深圳市为核心,以东莞、惠州市为节点的珠江口东岸地区,要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促进要素集聚和集约化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向世界大力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的新空间,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其中,深圳将着力打造的产业方向为通讯设备、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基地。
《纲要》同时提出,“珠江口东岸地区要加快发展电子信息高端产品制造业,打造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金融、商务会展、物流、科技服务、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区域服务和创新中心。”
信息来源:http://www.sznews.com/
|